• 會員專區
  • > > 民眾衛教

字體:
分享:
  • Behcet’s syndrome (畢賽氏症候群)
  • 發佈日期:2015/2/1 │ 文章類別: 其他
  • 作者:侯宗昀醫師 │ 服務單位: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
Behcet’s syndrome ( 畢賽氏症候群 ) 是以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和眼睛葡萄膜炎為其表徵的慢性復發性疾病。而現已知畢賽氏症候群為全身性疾病,可侵犯身體的任何器官。臨床表現廣泛複雜,除上述三種症狀外,還有可能有關節炎、中樞神經病變、血管病變和腸道潰瘍等等。

此疾病發生地區多見於中東、東亞以及地中海地區,因有類似沿古絲綢之路的分佈,故又稱為 " 絲綢之路病 (Silk Road Disease)"。畢賽氏症候群命名於 1937 年,是紀念一位土耳其皮膚科醫生 Hulusi Behcet,他是第一位明確描述此疾病症狀的醫生,故以其名命名。在過去流行病學調查中,此病平均發病年齡在 20 歲至 40 歲之間,男女發病比例在各個地區的報告並不一致,在日、韓、中國大陸報告女性多於男性,而在中東地區則是男性多於女性。

此病侵犯許多器官與系統,侵襲身體的大小血管,包括動、靜脈,造成身體多處組織器官的發炎。致病機轉可能綜合多種致病因素,與遺傳基因,如人體的 HLA 基因 ( 人類白血球 抗 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易感性有關,加上後天環境因素與微生物感染等等原因,造成免疫異常現象。臨床表現多樣性,且易復發,尤以皮膚黏膜潰瘍是此病的特徵,幾乎每個患者都會有反覆疼痛性的口腔潰瘍,且多數患者以口腔潰瘍為初期的表現。口腔潰瘍可單發或多發,常在口腔黏膜多處位置,如位於頰部黏膜、唇、舌、咽和扁桃腺上,平均約一到三週會癒合,很少留下疤痕。

此病也影響到皮膚,常見的皮膚症狀為下肢的結節性紅斑,表淺性血栓性靜脈炎或毛囊炎樣皮疹。另外,一些病人的皮膚對針刺有特別敏感的反應,細針刺後,會出現丘疹、水泡或膿疤產生,此亦為此病的特色。約有 6 到 8 成患者也會有發生在生殖器部位的潰瘍,男性多發於陰囊,而女性常發生在大小陰唇,也可能會在陰道和子宮頸,所以有可能會造成性交困難和疼痛,生殖器部位潰瘍形態和口腔潰瘍相似,但易留下疤痕。另外,不論在男性或女性患者身上都可能發生腹股溝、肛門周圍和會陰處的潰瘍。

畢賽氏症候群也常見的嚴重症狀是眼睛的葡萄膜炎;臨床表徵可以是視線模糊、視力減退、畏光流淚、眼球充血疼痛、異物感等症狀,且常為反覆發作,有時候會形成葡萄膜炎前房積膿 (anterior uveitis withhypopyon),可能會導致視力減退,尤其是病變位置在後葡萄膜及視網膜部位的視力受損最厲害,嚴重者終至失明的後遺症。

另外,1/3 至 2/3 的畢賽氏症候群病人可能會有關節炎的發生。全身大小的關節均可被波及到,可以單側、雙側或多發的關節炎,且常反復發作,但紅腫現象少見,也極少導致成變形的關節。1 到 3 成病人也可能會有血管的病變,包含了靜脈阻塞、動脈阻塞和動脈瘤。靜脈遠比動脈易被影響,主要是靜脈的血栓形成。若侵及到動脈,形成動脈瘤的機會比動脈的阻塞多,位置主要在主動脈,或是肺動脈。還有其它可能受到侵犯的器官包含消化道,肺臟及神經系統等等。導致的嚴重後果包括腸道出血或穿孔;咳血;呼吸衰竭,甚或意識不清。

在治療畢賽氏症候群方面,必須和醫師好好配合,針對可能有的不同臨床症狀,而有不同的治療介入,因此治療方式是個別化的,依照不同的嚴重度而有不同的免疫調節藥物治療。另外,早期診斷也很重要,有反覆口腔潰瘍或眼睛葡萄膜炎者,建議至風濕免疫過敏科做詳細檢查。

最後更新日期:2015/3/20 下午 02: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