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專區
  • > > 民眾衛教

字體:
分享:
  • 認識常見關節炎
  • 發佈日期:2015/8/1 │ 文章類別: 類風濕性關節炎
  • 作者:潘郁仁醫師 │ 服務單位:花蓮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臨床上至少有二百種以上的疾病 可能會侵犯到關節,許多人終其一生 都會需要面臨到關節炎的問題。認識 關節炎,早期診斷及治療,以避免長 期的併發症。當關節內或關節周邊有 持續的疼痛、僵硬感或腫脹,可能是 關節炎的警訊。至於造成關節炎的原 因,常見的包括晶體性關節炎 ( 如痛 風、假性痛風等 )、感染性關節炎 ( 如 細菌、病毒、黴菌、結核菌所引起 )、 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 直性脊椎炎、反應性關節等。茲就常 見關節炎作一簡介: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 慢性發炎性自體免疫疾病,其詳細致 病機轉至今仍不明,一般認為是導因 於體質的加上後天環境因素的誘發而 致病。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中國人 的盛行率約 0.4%,較白種人少,以 此估計台灣大約有 10 萬人患有類風 濕性關節炎。以女性病人居多,約為 男性的三倍,發病年齡主要在三十~ 五十歲之間。主要侵犯關節滑膜而造 成關節破壞,80 ﹪的病人若未接受適 當的治療,在發病的兩年內就出現關 節的破壞。此外,亦會侵犯關節外的 器官如心臟(心包膜炎、心肌炎、心 內膜炎、傳導障礙)、肺臟(肋膜炎、 間質性纖維化)、腎臟、肝、脾、肌 肉、眼睛、神經、淋巴腺、血管 .... 等。 臨床上,診斷此病過去常參考美國風 濕病學院所訂的分類標準,包括:
.晨間關節僵硬大於一小時。
.同時至少有三個或以上的關節區發炎。
.手部關節炎。
.對稱性關節炎。
.類風濕結節。
.血清中類風濕因子呈陽性。
.X光有典型的關節變化。
其中1至4項至少需有六週以上 的時間,若符合七項中的四項即可歸 類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然而這個標準 只是參考,並不能替代風濕科醫師的 判斷。此外,經由此標準診斷的病患 都屬於比較晚期的類風溼性關節炎病 患,早期的病患常常無法符合此標 準。近幾年研究顯示越早診斷,越早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的病情會 越好。因此 2010 年美國與歐洲風濕 科學會提出了一個新的診斷標準,希望能更早的診斷出類風溼性關節炎。 此新的標準較為複雜,依據病人侵犯 的關節數目及種類,還有抽血的結果 來計算分數。達到 6 分或以上即可 歸類為類風溼性關節炎。有了新的治 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第一要 務。
在 藥 物 治 療 方 面, 使 用 症 狀緩解性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 藥 物 及 免 疫 調 節 藥 物, 包 括 奎 寧 (hydroxychloroquine)、 sulfasalazine、D-penicillamine 和 methotrexate 等為治療的主軸。當 免疫調節藥物的療效尚未出現或症狀 緩解性藥物的療效不佳時,低劑量類 固醇可作為「橋樑」用以控制病情。 病情較嚴重者,過取只能用嘗試其他 免疫抑制劑,或是把二種或三種的免 疫抑制劑合併使用。近年來由於分子 生物學的進步,發展出細胞激素的拮 抗劑,也就是生物製劑或口服標把藥 物,藥效良好,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 患帶來新的希望。若類風濕性關節炎 未能及時接受治療,關節已被破壞甚 至變形,則就僅能藉助於手術或復 健。

﹝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為漸進性關節軟骨 的磨損,接著在關節表面有反應性新 骨形成。此病常見於老年人,但亦可 見於其他年齡層,尤其是曾經關節受 傷,或有遺傳疾病、代謝疾病以及慢 性關節炎或先天性關節構造異常者。 最常被侵犯的關節是手部的遠端及近 端指間關節、負重關節 ( 如髖關節與 膝關節 ) 及頸部腰部脊椎。依侵犯部 位的不同可出現關節變形、腫大、疼 痛、僵硬及行動不便,甚至壓迫神經 造成神經痛。
治療方面,包括維持理想體重、 避免關節過度負荷、給予關節充分的 休息,同時藉由適度的運動,增加肌 力,其他則如熱敷、護膝、拐杖及其 他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方面,非類 固醇消炎藥物、acetaminophen 通常 可提供某種程度急性症狀的緩解。 過去病患常另外使用軟骨保護劑, 例如葡萄糖胺硫酸鹽 (glucosamine sulfate) 及軟骨膠硫酸鹽 (chondroitin sulfate),但近期研究顯示藥效並不顯 著。有些病患可以定期接受關節腔內 玻尿酸注射,對生活品質及疼痛控制 有良好效果,且副作用小。如果保守 治療無效,症狀持續,則可以考慮手 術療法,如人工關節的置換。

﹝痛風性關節炎﹞
近年來台灣地區因經濟發展,生 活及飲食型態的改變,導致痛風病人 的急遽增加。尿酸是構成細胞核核酸 成分之一的「普林 (purine)」物質代 謝的最後產物,因此痛風是因體內的 普林代謝異常,而使尿酸單鈉鹽過飽 和而沈積在組織器官的疾病。當男性 血清尿酸值大於 7 mg/dl,女性大於 6 mg/dl,稱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 血症的人,大約只有 15% 會發生痛 風性關節炎。一般而言,血清的尿酸 值愈高,則發生痛風的機會也愈大。痛風主要在男性發生,而且多發作在 三十歲以上的男性,女性則多在停經 以後發生。其臨床特徵可分為為急性 痛風性關節炎、尿酸單納鹽的痛風石 沈積、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 病變及尿酸結石。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的典型症狀好發於下肢,最常見為在 第一蹠趾間關節(腳的大拇指的第一 個關節)突然發生嚴重的腫脹及疼 痛,通常數天到數週內緩解,但其後 可能會再發。
痛風的治療,除了戒酒、多喝 水、適量食用普林食物外,急性痛風 性關節炎發作時,可用非類固醇消 炎藥物、秋水仙素 (colchicine)、或 類固醇來治療。對於有反覆發作的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沈積、 痛風性腎病變、尿酸結石及血清尿 酸值大於 12 mg/dl 的高尿酸血症的 病患,則必須考慮降尿酸藥物的治 療,如別普林醇(allopurinol)、丙 璜 舒(probenecid) 或 苯 溴 香 豆 酮 (benzbromazone)來降低病人的血 清尿酸值。目前最新的藥物是福避痛 (febuxostat),能避免別普林醇引發 的史帝芬強森症候群,對病人是一大 福音。

﹝僵直性脊椎炎﹞
現代人由於工作壓力、繁忙、運 動傷害等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有 腰酸背痛的經驗,這些「機械性腰 痛」,需要與發炎性脊椎炎區分。僵 直性脊椎炎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其 臨床表現具有幾大特徵:( 一 ) 晨間僵 硬感,也就是早上初醒時感覺腰部疼痛僵硬,下床活動以改善症狀 ( 二 ) 症狀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 ( 三 ) 漸進 式的發作形態 ( 四 ) 發病年齡在四十 歲以下 ( 五 ) 有明顯的家族病史。其 他臨床表現,包括兩邊交互發生的臀 部深部疼痛、胸痛及腳底或腳後跟的 肌腱炎。病人若沒有適當的治療,最 後連轉彎腰的弧度也會受到限制,且 駝背的現象會越來越厲害。約有四分 之一的病人眼睛會有虹彩炎發生。
治療方面,包括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及免疫調整藥物,如 sulfasalazine 和 methotrexate 等。 目前最有效藥物為抗腫瘤壞死因子的 生物製劑。另外必須強調運動的重要 性,伸展運動可以預防脊椎變形,但 脊椎已經嚴重黏連的病患,要比免會 互相碰撞的激烈運動。

結論:
許多關節炎的臨床表徵相似,但 治療方法卻可能截然不同,預後也不 盡相同,由於新藥的發明及治療觀念 的改進,許多關節炎都可以得到良好 的控制。風濕病專科醫師受過專業的 訓練,最好還是能由風濕病的專科醫 師做診斷與治療,不要錯過治療良 機。

最後更新日期:2015/8/1 下午 05: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