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專區
  • > > 民眾衛教

字體:
分享:
  • 換藥應選擇機轉不同的生物製劑
    專訪長庚醫院基隆分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張筱桾醫師
  • 發佈日期:2011/10/11 │ 文章類別: 類風濕性關節炎
  • 作者:RA天使部落格小編 │ 服務單位:
台灣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估計約有十萬多人,治療上最怕錯過用藥黃金時機,骨頭破壞、關節變形,國內外研究指出,合併使用生物製劑,成效遠勝單服傳統口服藥。長庚醫院基隆分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張筱桾表示,約有近八成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類風濕因子 (RF) 或抗環瓜氨酸抗體 (anti-CCP) 自體免疫抗體,此類病患使用B細胞標靶治療的生物製劑,更有效預防變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致病機轉複雜,張筱桾指出,原理類似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生物製劑可以僅針對特定的細胞激素、特定的免疫細胞發揮作用,避免掉入一般臨床常用的傳統口服藥物,不分好壞細胞,容易有肝毒性或抑制骨髓細胞導致白血球低下、口腔潰瘍的困擾副作用。


目前健保有給付的生物製劑,包括使用於第一線的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恩博」和「復邁」、及使用於第二線的B細胞標靶治療「莫須瘤」。張筱桾強調,生物製劑臨床療效表現好,透過X光檢查,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後,與傳統口服抗風濕藥物相較骨頭破壞少一點,副作用比例也不高,如果搭配傳統口服藥物一齊使用,還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不同的生物製劑,療效雖然相差不遠,但臨床醫師仍會依病患是否為慢性B、C肝炎帶原者,是否曾經罹患惡性腫瘤或結核菌感染,以及自體免疫抗體的高低來幫助病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療法。張筱桾舉國內患者為例,有七、八成比例,經檢測具有類風濕因子(RF) 或抗環瓜氨酸抗體 (anti-CCP)的自體免疫抗體,此類患者對B細胞標靶治療的生物製劑反應比檢測不出自體免疫抗體的患者好許多。


張筱桾也提醒,不規律服藥是治療大忌,常有患者一看到藥袋上「腎功能不全」、「肝功能異常」的警語,馬上對號入座,因疑慮擅自停藥,治療自然打折扣。此外,臨床上,有些病友會因藥名的緣故而誤解藥物的作用,如莫須瘤就常被誤會為是化療藥,藥物很「毒」而被抗拒,其實莫須瘤一開始是用作B細胞淋巴癌的輔助性標靶治療,因此中文名稱中有一個 「瘤」而造成誤會。病友如能多諮詢專科醫師,對藥物有更完整的認識,對選擇藥物才有幫助。


有了藥物,病友還必須對自己狀況有主控性,根據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的達標小組最新發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建議,歸納出簡單的「1.2.3守則」:1個月回診一次、2個治療目標(使疾病達到緩解及使生活品質最佳化)、3個月後未達目標,需進一步討論是否調整用藥,就是對病友不錯的提醒。


雖然國內臨床已經少見有嚴重關節變形的個案,但仍有不少老病患,關節多處腫脹、發炎指數居高不下,全因早年發病時不知道該及早積極治療,定期回診及依病情調整藥物的重要性。張筱桾說,透過「1.2.3守則」的具體目標,配合時時了解自己身上28處的重要關節,有多少處壓痛?多少處腫脹?和醫師主動討論病情並配合服藥,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才能真正減少工作和日常生活失能的風險。
最後更新日期:2011/10/11 下午 12: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