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專區
  • > > 民眾衛教

字體:
分享:
  • 換藥別遲疑 追求達成完全緩解
    專訪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國書主任
  • 發佈日期:2011/10/12 │ 文章類別: 類風濕性關節炎
  • 作者:RA天使部落格小編 │ 服務單位: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吃藥別埋頭苦吞!根據臨床醫師觀察發現,不少中重度病患對「換藥」存有迷思,害怕重新適應副作用、害怕一停換藥反而復發,即使身體已經感覺不舒服,也不敢跟醫師要求換藥。醫師提醒,傳統免疫抑制劑有一半病患約在使用3年內逐漸療效不足或無法適應,任何治療,只要使用標準或忍受劑量3個月療效不足,應該考慮調整藥物。


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國書表示,在藥物治療過程中,需花心思忍受監控各種可能的副作用(過敏、噁心、反胃、胃潰瘍、肝腎功能惡化、易感染….),因此害怕得重新適應新藥副作用,是不少中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不願換藥的一個原因,或者害怕好不容易吃了至少有改善的藥物,會不會一停藥、一換藥馬上又復發?


又因為藥物控制十分重要,但病患用藥觀念卻有不少迷思,包括已經接受生物製劑治療時,如果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無效,醫師考慮換到B細胞或其他標靶治療,是否就代表最後一線希望,快要「沒藥醫」、「沒救了」等,徒然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受限上述迷思,很多病患即使開始感覺不舒服,關節又開始腫脹、僵硬或發熱,也不敢冒然要求醫師調換藥,反而常延遲治療時機。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可以達成完全緩解,透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和生物製劑的引入,臨床許多病患症狀完全消失,X光檢查也發現侵襲停止,恢復幾乎與一般人無異的生活品質,因此在安全的評估範圍內,千萬別懼怕換藥。


有計畫地調換藥更有必要!陳國書強調,根據大型研究指出,使用傳統免疫抑制劑的病患,接近一半,會在2至3年後逐漸減低藥效或無法適應副作用,隨著病情反覆,所以有很多病患感覺自己的疾病越變越「頑強」。在有吃藥卻無法緩解症狀下,仍有可能面臨關節變形、失能。


什麼時候該換藥?不妨謹記「123守則」:每個月回診1次、2個治療目標(疾病達到緩解、生活品質最佳化)及3個月未達目標則調整用藥;再配合評估關節疾病活動度的「DAS28」指標。


陳國書指出,只要藥物加到最大劑量,3個月後仍不見明顯的僵硬減少、活動力增加、精神變好、關節腫脹變少等改善,且抽血檢測發炎指數未下降,應該考慮調換藥。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有很多種,個人體質、合併症及它科用藥影響藥物劑量選擇及副作用嚴重度,而病情嚴重度又關係著用藥選擇,有時需在安全與療效間做平衡考慮或妥協,這是一相當複雜的臨床治療考量。但是在多數病患的安全適應範圍內,仔細監控病情,計畫性地、目標導向調整藥物,盡量接近完全緩解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最後更新日期:2011/10/12 下午 12: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