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專區
  • > > 民眾衛教

字體:
分享:
  • 類風濕性關節炎2011
    專訪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教授醫師張德明醫師
  • 發佈日期:2011/10/11 │ 文章類別: 類風濕性關節炎
  • 作者:RA天使部落格小編 │ 服務單位:
類風濕性關節炎(簡稱RA)目前在醫學上尚無法痊癒,而因病引起的關節變形、失能,讓病人本身活動力受影響,有時甚至影響經濟狀況,讓家庭也受牽連,因此格外需要好的治療方式,及積極的治療態度,幫助這群病人的症狀能夠改善,延緩疾病的進行,進而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風濕免疫專家,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醫師、張德明教授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在2011年有一些新的進展,主要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及評估上,因此特別以「類風濕性關節炎2011」為主題,希望跟病友介紹最新的治療方向。


張教授表示,RA屬於關節滑液囊膜的發炎,特別會侵犯身體可動的關節,而由於滑液囊膜有像腫瘤的特性,因此藥物很多也都是由腫瘤治療的領域延伸而來。而關節發炎、骨頭的破壞正是造成RA病人殘障的原因,雖然無法完全阻止,但是醫界共同努力的目標。


RA早期診斷不易,如果條件設定夠敏感,即可儘早做出診斷。通常來說,各領域的疾病診斷標準都是10年才會更換一次,有足夠的時間去驗證診斷標準的準確性。就RA而言,美國風濕病醫學會(ACR)在 1987年制定的診斷標準,直到過了23年的2010年才更新,就是一例。最大的改變是在檢驗的因子及關節計數上,除了過去一直以來使用的類風濕因子(RF),加入了專一性較強的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來評估,希望能夠提高早期診斷RA的比例,也不再局限一定要三個關節區受侵犯,讓RA病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講到診斷,就不能不提到治療,事實上,個人化醫療是近年在各個疾病領域中,被廣泛推廣的概念。張德明教授分享,個人化醫療確實可解決因個人化差異可能產生的用藥問題,但精準的個人化醫療的運用,需搭配國內整體基因研究以及生物標記水準的提升。此外,幹細胞分化軟骨細胞、造骨細胞;新發炎細胞激素抑制、嗜骨細胞抑制都是進行中的治療方向。


張教授提醒,RA因會侵犯全身,治療上,會致力於減少疼痛、減少發炎、保護關節的結構、保護病人身體功能、及不侵犯其他器官為原則。因RA的關節變形是持續性的,當檢驗結果沒有發炎不表示關節不會變形,張教授提醒病友需特別注意,持續配合醫療,以減輕病痛影響。
最後更新日期:2011/10/12 上午 1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