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專區
  • > > 民眾衛教

字體:
分享:
  • 「如何評估治療有效 達標治療的重要性」
    專訪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過敏免疫風濕科賴寧生醫師
  • 發佈日期:2011/10/14 │ 文章類別: 類風濕性關節炎
  • 作者:RA天使部落格小編 │ 服務單位: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是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的賴寧生副院長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因近年來醫學及研究的進步,了解到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關節慢性發炎的疾病,雖無法完全治癒,仍需積極治療。相較於同樣是慢性病的糖尿病及高血壓已分別有糖化血色素、收縮壓及舒張壓數值,讓病友了解病情控制是否達到目標,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友卻遲遲沒有一致的治療目標可依循。賴寧生副院長提醒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患者,治療必須有目標,且要隨時監控病情、確保治療達標,以避免失能的後果發生。


何謂達標治療

根據歐洲風濕病醫學會(EULAR)近期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發表的15項建議,所謂「達標治療」是以降低RA疾病活動度達到臨床緩解為目標的,更加個體化的治療策略。它強調早期強化治療、嚴格控制 (tight control,包括1-3個月1次的密切追蹤,根據病情活動度調整治療方案,直到臨床緩解)、精確的疾病活動度評估和個體化治療。


賴寧生副院長進一步說明,過去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到甚麼程度才算有效控制?對病患來說並沒有明確目標,目前多以外觀判斷及患者自我感覺來認定,多數患者容易自認為治療已經完成而中斷,因此錯過治療時機,造成關節變形、失能甚至失去行動力。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賴寧生醫師提醒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患者,治療必須有目標,且要隨時監控病情、確保治療達標,以避免失能的後果發生。


賴副院長也提到,其實達標治療的觀念已經運用於許多疾病的治療中,如糖尿病有糖化血色素、高血壓有收縮壓及舒張壓數值等。設定具體的治療目標,幫助醫師與病人能夠了解病情控制的狀況,也有了溝通上共同的語言。


類風溼性關節炎最新治療目標

有鑑於此,根據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的達標小組最新發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建議,歸納出簡單的「1.2.3守則」,將”達標治療(Treat-to-target)”首次應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制定了簡單易記的「1.2.3守則」,希望能夠讓病友輕鬆了解,不但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可以被控制的,且有具體的目標可以依從,包含:1 個月回診一次;2個治療目標: (1)使疾病達到緩解、(2)使生活品質最佳化;3個月後未達目標,請和醫生討論是否需調整用藥。其中,使疾病達到緩解是目前風濕免疫專家一致認同的治療目標,而在必要時,醫師也會建議病友換藥,達到治療目標。


賴寧生副院長表示,緩解的最新定義於2011年3月在美國風濕病醫學會(ACR)及歐洲抗風濕聯盟(EULAR)的共識下發表,針對此一定義,評估「緩解」的4項指標為:關節觸痛及腫脹總數目小於或等於1、反應性蛋白CRP檢查小於或等於 1mg/dl,且病患的整體健康狀態評估數值小於或等於1。由於評估方法簡易,賴副院長說明:「簡而言之,病友只要查查關節的狀態,搭配抽血的結果,就能輕鬆了解是否達標,讓醫病雙方溝通也有了共通的客觀標準。而加上病友在配合復健、運動等輔助下,生活功能正常化及生活品質的改善是可期待的。」


然而,由於患病多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確實有無法達到緩解治療目標的可能。針對這類病人,賴寧生副院長則建議,以維持低疾病活動度(Low Disease Activity)──即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積分 ( Disease Activity Score, DAS 28)在2.6至3.2分之間──為最低標準。
最後更新日期:2011/10/14 下午 12: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