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專區
  • > > 民眾衛教

字體:
分享:
  • 類風濕性關節炎達標治療 生物製劑效果佳
    專訪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 陳相成醫師
  • 發佈日期:2011/10/15 │ 文章類別: 類風濕性關節炎
  • 作者:RA天使部落格小編 │ 服務單位:
故事: 40歲中年女性飽受早晨手指僵硬腫脹數小時之久已常達6個月,常常因脹痛難耐清晨不自覺痛醒,也因此快樂的生活變得沮喪憂鬱。因坊間對止痛藥、類固醇副作用的渲染而治療卻步, 轉而求助民間療法, 就診時關節已經腫脹變形, 難以回復。她也默默承受, 咬緊牙根, 接受關節變形的事實。這就是許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心中不為人知的故事。


飽受關節疼痛之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最怕用藥沒效果,反倒錯失最佳治療時機!有了藥物,還要有治療目標,根據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的達標小組最新發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標準,所歸納出簡單易懂的「1.2.3守則」,醫師建議患者謹記,以了解治療是否達標,尤其使用傳統藥物一段時間無明顯改善者,加用生物製劑效果佳,以免關節持續破壞、變形。


傳統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多以止痛消炎劑、類固醇和免疫調節劑為主,但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相成博士指出,止痛消炎劑、類固醇等藥物,作用為減輕疼痛、抑制發炎,多只能緩解症狀,免疫調節劑有其不等的副作用,因此患者常因藥袋上可觀的副作用中斷用藥。


隨著現代科技對類風濕性關節炎致病機轉的了解漸多,生物製劑可說是目前臨床治療的新趨勢 (除類風溼用藥外也有許多癌症標靶藥物),藥效快、藥力明顯;目前健保給付者,包括有第一線抗腫瘤壞死因子製劑的「恩博」和「復邁」,第二線B細胞標靶治療的「莫須瘤」,文獻報告及臨床治療經驗都有明顯效果。


陳相成醫師指出,根據文獻報告指出有部分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對傳統藥物無明顯療效,必須轉而求助生物製劑,尤其對於體內類風濕性因子或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呈陽性的患者,有文獻指出B細胞標靶治療的效果更佳,更接近從源頭截斷發炎反應的治療目的。即使是對於抗腫瘤壞死因子療法無效的患者,也還有一半機率能透過B細胞標靶治療控制病情。


根據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的達標小組最新發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建議,可歸納出簡單的「1.2.3守則」幫助病患了解治療策略與是否達標:1個月回診一次、2個治療目標(使疾病達到緩解及使生活品質最佳化)、3個月後未達目標,需進一步討論是否調整用藥。現在病人可透過明確數值及簡易評估方法來瞭解自身的治療狀況,陳相成醫師就建議,如治療三個月後,可評估關節疾病活動度的「DAS28」,假如分數仍大於3.2,即代表現有治療未達目標,應該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的可行性。


陳相成醫師解釋,所謂達標治療,就是可依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評估指標(DAS28)來評估患者的病情是否受到控制,分數越高,代表病情越不受控制,目前專家建議的目標是達到緩解,即DAS28分數小於2.6; 反之若DAS28分數大於3.2,即意謂目前藥物無顯著療效,應該調整藥物,以避免關節繼續惡化、破壞。


發病後六個月內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黃金期,陳相成醫師強調,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只要積極就醫,配合達標治療的觀念,患者同時能夠重拾生活品質。
最後更新日期:2011/10/15 下午 12: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