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風──不再沉默的帝王病
- 發佈日期:2014/9/1 │ 文章類別: 痛風
- 作者:曹彥博醫師 │ 服務單位:台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
痛風是一個古老的疾病。翻閱歷史文獻,早在西元前 2640 年,痛風就已經被埃及人記載下來;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在西元前五世紀,亦記錄下來痛風是一種「腳趾疼痛,讓人無法行走的疾病」。中國古代典籍以痛痹來形容痛風,「其走痛於四肢骨節,如虎咬之狀」,對於那些痛風發作的關節,碰都碰不得的樣子,可謂相當貼切的描述。前人也觀察到,痛風總是找上達官顯貴,因此,痛風又被叫做帝王病、富貴病。由此可見,痛風從古代到現在,東方到西方,是大家不陌生的疾病。
近來,隨著現在生活富裕,飲食西化,「無肉不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痛風發作的比例漸增,同時發作年齡也有年輕化的趨勢。痛風本身是嘌呤(purine,另一譯為普林)代謝發生異常,產生關節內的尿酸沉積。以往的研究顯示,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息息相關,而尿酸的高低和攝取的食物有很大的關係。高嘌呤食物包含豆類、動物的內臟 ( 例如豬肝、牛肚等 )、貝類、蝦子、香菇,高湯,和過度的飲酒,都會造成體內尿酸的提高。一旦血中尿酸數值男性高過 7mg/dl,女性高過 6mg/dl,即是高尿酸血症,有可能會增加之後痛風發作的機會。
尿酸偏高過久,則有可能造成尿酸晶體的沉澱聚集,產生所謂的痛風石 (tophi)。痛風石如果夠大、夠表淺,可以在關節或皮下看見成顆粒狀的淺色突起,摸起來堅硬如石,因此有痛風「石」這樣的稱呼。痛風石除了不美觀以外,也會造成關節的永久破壞、變形,增加感染的可能。現在,隨著影像學的進步,痛風石可以藉由超音波等工具及早偵測,不需等到外觀上有突起,甚至痛風石破皮而出才診斷,以提早開始積極治療,避免後續的關節破壞與發炎。
反覆的痛風發作,除了會造成生理上的不適之外,也可能引發關節的破壞。同時,尿酸結晶亦有可能沉澱在韌帶或肌腱處,造成發炎。最近的研究顯示,痛風不是只有和關節疼痛相關而已,痛風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同時,過高的尿酸也會使慢性腎病變的患者腎臟惡化速度加快。亦有研究指出,高尿酸血症和代謝症候群──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皆有關聯。近來,日本的痛風治療指引,建議即便沒有發生痛風,也就是所謂的「無症狀高尿酸血症」,若血中尿酸數值高於 9mg/dl,宜使用降尿酸藥物控制。國外的研究,則顯示一旦發生過痛風,建議應使用降尿酸藥物治療。目前,這些研究尚未有一致性的結論。但,這透露出痛風和高尿酸血症不再只是單純的「止痛、消炎」就好,而是要根本性的從飲食和藥物去控制。
痛風拜現代醫療所賜,和其他疾病的相關性越來越明朗,也漸漸改變大家的觀念,不是「止痛了不痛」就好。建議反覆痛風發作或是長期尿酸偏高的患者,應定期返診追蹤,改變生活飲食習慣,並且和醫師討論用藥的必要性。因為,痛風這個俗稱的帝王病已不再沉默,它不是單純的造成關節疼痛而已,而是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代謝症候群等等的警訊,莫輕忽而延誤治療。